出塞二首 其一

出塞二首 其一

漠南胡未空,汉将复临戎。飞狐出塞北,碣石指辽东。

冠军临瀚海,长平翼大风。云横虎落阵,气抱龙城虹。

横行万里外,胡运百年穷。兵寝星芒落,战解月轮空。

严刁息夜斗,辛角罢鸣弓。北风嘶朔马,胡霜切塞鸿。

休明大道暨,幽荒日用同。方就长安邸,来谒建章宫。

这是首开盛唐边塞诗派先河的佳作。诗中反映的是隋王朝出兵抗击突厥的战争。突厥是隋初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,由于南北朝时期中原分裂,内战不休,北齐、北周皆重赂突厥以求苟安。突厥木杆可汗灭柔然后,北方归于统一。隋文帝采纳长孙晟建议,对突厥各部采取远交近攻,离间强部、扶助弱部的方法,使突厥各部交相混战。隋开皇四年(584)突厥分裂为东、西两部。其东西疆界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,其北直抵贝加尔湖以北。隋文帝利用其内部纠纷,命高颎、杨素等率兵出塞,大破之。

漠南胡未空,汉将复临戎。”漠南:在古代泛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,漠南乃隋之疆土。胡为空:指突厥军队尚未消灭干净。汉将:诗人自称。这两句从出师背景落笔,是说漠南地方突厥的军队尚未消灭干净,我作为汉将再次率兵出征。

飞狐出塞北,碣石指辽东。”飞狐:要塞名,相传有狐于紫锦岭食五粒松子成飞仙,故名,地在今河北涞源,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碣石:古山名,在河北昌黎西北。据说因远望此山,穹窿似冢,山顶有突出之巨石,形如石柱,故名。秦始皇、魏武帝(曹操)均曾东巡至此。此处靠山海关,靠辽东很近。这可能是另一支远征军的行军路线。这两句是说,这次出征一经飞狐塞而出塞;一经碣石而附辽东。

这两句句式较为特殊:以“出”、“指”两个动词连接两个地名,说出行军的路线。

冠军临瀚海,长平翼大风。”冠军:将军名号,汉武帝时征匈奴的大奖霍去病被封冠军侯。长平:汉武帝时征匈奴的大将军卫青被封长平侯。瀚海:北海,即今之贝加尔湖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:“汉骠骑将军(霍去病)之出代二千余里,与左贤王接战,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,左贤王将皆遁走,骠骑封于狼居胥山,禅姑衍,临瀚海而还。”后句用卫青事。翼:辅助。 大风:指气势。这两句是说,隋兵出师后的声威和气势就像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危情、霍去病。诗中实际上也以卫青、霍去病自比。《隋书》本传载,杨素“出云州击突厥,连破之”,便是对这两句诗最好的注脚。

云横虎落阵,气抱龙城虹。”虎落: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篱笆。龙城:汉时匈奴地名。匈奴于每年五月于此大会各部酋长,祭其祖先、天地、鬼神,又称龙庭。汉武帝元光六年(前129),卫青至龙城,获首虏七百级。古代边塞诗常用此地名。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写出征师的必胜信念和整肃的军容。这两句为全诗的诗眼所在。

以上四句用曾立大功于异域的卫青、霍去病的典故,道出杨素此次出征的情况。

横行万里外,胡运百年穷。”穷:穷尽。这两句是说,这支军队能征善战,从而使中国北方百年战患一旦结束。

兵寝星芒落,战解月轮空。”寝:止息。兵寝、战解:战斗结束。星芒落、月轮空:夜将尽之时。这两句是写夜尽之时,战斗也结束了。

严鐎息夜斗,骍角罢鸣弓。”鐎:即鐎斗,一种有足的刁斗(作报更用)。这两句是说,寒鐎已息,鸣弓已罢。

这四句写夜战已经结束,但从这响犹在耳的余音和肃杀的气氛中,人们还能感受出战争的气息。

北风嘶朔马,胡霜切塞鸿。”这两句是说,战败者突厥人的马仍在北风中悲鸣不已, 而哀鸿也发出令人摧肝裂胆的鸣叫。这两句委实令人惊心动魄。

这里有两点应当说及,一是杨素长于夜战,他领兵灭陈时便常用此法;二是他对突厥作战,一改乖用的鹿角方阵为骑阵。这两点在诗中都有了集中的表现。

诗的最后四句,写取胜后奏凯京师。

休明大道暨,幽荒日用同。”休明:美善。暨:至,到。这两句是说对外战争的目的是要使荒僻边远之地同受王化。

方就长安邸,来谒建章宫。”建章宫:故址在今长安县西,汉武帝时建,位于未央宫西,此处代指朝廷。这两句是说班师回朝,奏凯京师。这个结尾并无特色。以上是为组诗的第一首,应该作于出塞归来之后。


出塞二首 其一
https://andrewjiao.github.io/2019/06/28/other/poetry_卫青/
作者
Andrew_Jiao
发布于
2019年6月28日
许可协议